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鼢冒前
出处:《冬至祀先有感》
宋 · 赵仲修
井臼辛勤又一年,仗谁赍恨到重泉。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鼢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离骚空纪高阳后,蓝缕过如鼢冒前。
终亦有人分鼠璞,只今无俸置豚肩。
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井臼:水井和石臼,代指农事劳动。赍恨:带着怨恨。
重泉:指地下,即黄泉。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这里泛指忧国忧民的情感。
高阳后:楚王的后代,此处借指贵族。
蓝缕:形容生活艰辛,衣衫褴褛。
鼢冒:鼢鼠,一种田鼠,比喻生活贫困。
鼠璞:比喻未被发现的才能或珍贵品质。
俸:官俸,薪水。
豚肩:猪肩肉,古代祭品之一。
七尺须:七尺高的身躯,象征男子汉气概。
蓬蒿:野草,象征荒凉、贫瘠。
纸钱:烧给死者的纸币,用于祭祀。
翻译
辛勤劳作了一整年,依靠谁来把怨恨带到黄泉。《离骚》徒然记载着楚王孙的高贵,生活困苦如同鼢鼠之前。
终究会有人识破你的真才,如今却无薪俸只能买肉祭奠。
男子汉七尺身躯应如长矛,独自在荒草中清扫纸钱以祭先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仲修在冬至祭祀祖先时所作,表达了对辛勤生活的感慨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首句"井臼辛勤又一年"描绘了家庭妇女辛勤劳作的情景,一年复始,时光荏苒。次句"仗谁赍恨到重泉"则流露出对亡者的思念与哀怨,希望他们的遗憾能在地下得以传达。
"离骚空纪高阳后"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典故,暗示自己如同屈原一样怀才不遇,只能寄托哀思于先人。"蓝缕过如鼢冒前"进一步强调生活的艰辛,生活困苦如同鼢鼠般卑微,但诗人并未放弃。
"终亦有人分鼠璞"表达出对后代子孙能理解并传承家族精神的期待,即使自己无法享受富贵,也希望后辈能有所作为。"只今无俸置豚肩"则是对自己清贫生活的自嘲,感叹没有足够的财富来祭祀祖先。
最后两句"男儿七尺须如戟,独掩蓬蒿扫纸钱",诗人以豪壮之语收束,表示自己虽身为男子,身强力壮,却只能独自在荒野中清扫纸钱,表达对生活的坚韧和对祖先的深深敬意。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