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何多报,边防益弛谋
出处:《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其二》
宋 · 赵蕃
圣朝无阙政,贱子有私忧。
盗贼何多报,边防益弛谋。
循良宜择守,德政合交脩。
怀此言无路,公今近冕旒。
盗贼何多报,边防益弛谋。
循良宜择守,德政合交脩。
怀此言无路,公今近冕旒。
注释
圣朝:指政治清明的时代。阙政:缺失的政务或政策。
贱子: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
私忧:个人的忧虑或烦恼。
盗贼:泛指不法之徒。
多报:频繁发生。
边防:边境的防御。
弛谋:松懈的策略规划。
循良:品行良好、遵循法度的人。
守:官员。
德政:以德治国的政策。
交脩:共同维护和建设。
言无路:无法表达意见。
公:您(对对方的尊称)。
近冕旒:接近皇帝,比喻地位高或接近决策核心。
翻译
在圣明的朝代没有缺失的政务,但我这个微贱之人却有自己的忧虑。盗贼为何频繁发生,边防似乎更加松弛,策略谋划也显得不足。
应当选择贤良的人担任守护者,推行仁政以加强内外的和谐。
我心中有这些想法却无处表达,如今您离最高决策者的位置很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赵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圣明朝廷没有明显弊政的赞扬,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治安和个人忧虑的关切。诗人指出盗贼横行和边防松弛的问题,强调选贤任能、推行德政的重要性。他内心怀有这些忧虑,但又感到无从表达,因为赵一叔即将离任去往京城任职,暗示了诗人期待他在更高位置上有所作为,能够接近决策层(冕旒)。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友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