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全文

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

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
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
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
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
忽然寄诗遣长须,报我县圃开榛芜。
昔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
清流映带红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
簿书扰扰徒喧呼,不妨行吟学三闾。
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
教条自简俗自纾,三尺不犯鞭与蒲。
愿君越吟小踟蹰,晋楚未觉肝胆殊。
长短莫较鹤与凫,弹铗且缓归来乎。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清源大夫吴人到官之数月凿池引泉植芙蕖大变晋俗遂忘江湖之想作诗寄题芙蓉亭》。诗中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上任数月后,开凿池塘引入泉水,种植荷花,不仅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也使人们忘记了对江湖的向往。

首句“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赞美了这位官员博学多才,适合在天禄阁或石渠馆这样的藏书之所任职。接着,“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则表达了对官员为何不选择在江湖中自由生活的一种好奇和期待。

随后,诗人描述了官员到达新官地后的生活状态:“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官员适应当地环境,融入当地生活的努力。然而,“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一句,似乎暗示了官员所处环境的恶劣,以及他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乐趣和意义。

转折点出现在“忽然寄诗遣长须,报我县圃开榛芜”两句,诗人通过官员寄来的诗,得知他在新官地开垦荒地,建立县圃,并在其中种植荷花。这一行为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使得“昔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昔日低洼之地如今可以蓄水灌溉农田,增加了粮食产量。

接下来,“清流映带红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描绘了县圃中的美景,清澈的水流映衬着红色的荷花,显得格外醒目,而荷花的纯洁象征着官员的高尚品格。尽管“簿书扰扰徒喧呼,不妨行吟学三闾”,日常政务繁忙,但官员仍然能够像屈原那样,保持独立思考,不受世俗干扰。

最后,“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教条自简俗自纾,三尺不犯鞭与蒲”表明官员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周围的人,使得官民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得到改善。他以身作则,不滥用权力,让法律得以公正执行,百姓得以安宁。

“愿君越吟小踟蹰,晋楚未觉肝胆殊。长短莫较鹤与凫,弹铗且缓归来乎”则是诗人对官员的鼓励和期待,希望他能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能保持高洁的品质,不必过于计较外界的评价,享受当下,从容不迫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行为的描绘,展现了其在改变地方风俗、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贡献,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尚人格和治理智慧的赞赏。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