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阁开还闭,龛灯暗复明
出处:《追和东坡倦夜一首》
宋 · 王之道
风阁开还闭,龛灯暗复明。
竹间听露滴,庭际看云行。
皎月千门静,微风一座清。
只今廷诤者,谁复继元成。
竹间听露滴,庭际看云行。
皎月千门静,微风一座清。
只今廷诤者,谁复继元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阁:指有风的楼阁,可能为寺庙或官署。龛灯:佛龛中的灯。
听露滴:聆听露水滴落的声音。
庭际:庭院之间。
皎月:明亮的月亮。
廷诤者:朝廷中的争议者。
元成:可能是历史上某个贤能的人物。
翻译
风阁时开时闭,佛龛中的灯忽明忽暗。在竹林中聆听露水滴落,庭院里欣赏云彩飘行。
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寂静的千门,微风吹过带来一片清凉。
如今朝廷中争议不断,还有谁能像元成那样继往开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开篇“风阁开还闭,龛灯暗复明”两句,通过对窗户和灯光变化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雅的室内氛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夜晚微弱光线下的那份静谧。
接着,“竹间听露滴,庭际看云行”两句,则将视角转向户外,通过竹叶间滴落的露珠声和庭院中飘逸的云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细心观察。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合的情境。
“皎月千门静,微风一座清”两句,更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和纯净。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空间,而细微的风则为这份静谧增添了一丝生动感,令读者仿佛置身于此,可感受到那种难得的清凉与安逸。
最后,“只今廷诤者,谁复继元成”两句,则带有一丝哀愁和怀念。诗人通过提及“廷诤者”——那些在朝堂上争论国事的人,以及历史上的贤才“元成”,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中的缺乏贤能之人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到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