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路通斜阁,交枝覆断矼
出处:《赋得野竹上青霄拈三江韵》
明 · 袁宏道
烟势分层岫,寒稍泻绿泷。
鸾毸拔地洗,龙羽扑天降。
雨押钗头重,飙回个字双。
随根来北舍,递影入西窗。
翳日巢幽鸟,敲风吠小庬。
檐头悬渭水,屏里绘湘江。
曲路通斜阁,交枝覆断矼。
微霜天女粉,幽语梵仙腔。
椽笛知遗族,渔竿识旧桩。
染成云泛泛,匝以碧淙淙。
自起掺三弄,时来倒一缸。
主人那得比,唯有鹿门庞。
鸾毸拔地洗,龙羽扑天降。
雨押钗头重,飙回个字双。
随根来北舍,递影入西窗。
翳日巢幽鸟,敲风吠小庬。
檐头悬渭水,屏里绘湘江。
曲路通斜阁,交枝覆断矼。
微霜天女粉,幽语梵仙腔。
椽笛知遗族,渔竿识旧桩。
染成云泛泛,匝以碧淙淙。
自起掺三弄,时来倒一缸。
主人那得比,唯有鹿门庞。
鉴赏
此诗描绘了竹林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竹林的形态、动态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生动展现出来。开篇“烟势分层岫,寒稍泻绿泷”,以烟雾缭绕的山峦和流淌的绿水起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鸾毸拔地洗,龙羽扑天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鸾鸟和龙的羽毛,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高洁与挺拔。
“雨押钗头重,飙回个字双”则通过雨滴和风吹的细节,进一步展现了竹林的动态美。随后,“随根来北舍,递影入西窗”两句,写出了竹林与居住环境的和谐共生,竹影婆娑,为生活增添了几分诗意。
“翳日巢幽鸟,敲风吠小庬”描绘了竹林中的生灵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竹林成为鸟类的栖息地,风吹过竹叶发出的声音仿佛是小庬的低语。接下来,“檐头悬渭水,屏里绘湘江”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竹林与远处的山水相联系,增强了画面的广阔感。
“曲路通斜阁,交枝覆断矼”则展示了竹林的复杂结构和层次感,曲径通幽,竹枝交错,形成独特的景观。最后,“微霜天女粉,幽语梵仙腔”两句,将竹林的美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了竹林神秘而清新的气质。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竹林的形象生动立体,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