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出处:《草堂吟》
唐 · 薛令之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
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
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
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
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
翻译
草堂隐于灵山谷,勤奋研读直到夜深。简陋柴门半掩着,只有白云伴我眠。
春日垂钓溪边归,花开鸟鸣绿意浓。
孤独的猿鹤添愁绪,抚琴弹奏仙家调。
琴声哀伤谁能懂,唯有子期知音妙。
鱼未成龙剑未展,贫困求学受嘲笑。
你看那苏秦韩信,落魄之际也英豪。
一旦逢圣主明君,腰挂金印显功名。
男子立世要考究古训,勿嫌读书灯下苦。
自古公侯未显达,山居清贫少人问。
注释
草堂:简陋的住所。栖:居住。
灵山谷:幽静山谷。
勤苦:勤奋刻苦。
诗书:读书。
向灯烛:对着灯火。
柴门:简陋木门。
寂无人:寂静无人。
白云相伴宿:与白云为伴。
春日:春天。
溪头:溪边。
花笑莺啼:花开鸟鸣。
猿鹤:猿猴和鹤。
寥寥:稀疏。
仙家曲:仙人的乐曲。
哀怨:悲伤。
子期:古代知音钟子期。
宫商调:音乐的音律。
鱼未成龙:比喻未得志。
剑未飞:剑未出鞘。
耽学:沉迷学习。
苏秦:战国策士。
韩信:汉初名将。
英俊:杰出人物。
圣明君:贤明的君主。
腰间各佩黄金印:佩戴象征权力的金印。
立志:立下志向。
稽古:考察古事。
读书苦:读书的艰辛。
公侯:贵族。
未遇时:未得志的时候。
萧条:冷清。
山中户:山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和自我激励。开篇“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即营造出一种隐居读书、刻苦自励的情境。接着“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则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只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中,溪水、花开、鸟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但诗人的心情却未能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故有“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的表述,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在“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一句中,诗人似乎在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这种艺术上的共鸣也仅限于他与古代音乐家子期之间的精神交流。紧接着,“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尚未成功、仍处困顿之境的自我安慰。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句中,通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来强调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并非得不到认可。最后,“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得到机会、显示自己才能的期待。
结尾两句“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是对自我的激励和鼓舞,强调了通过不断学习古代典籍来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应嫌弃读书之苦。全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个人才华和抱负的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