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岭上驻征轺,三日归程觉尚遥
出处:《憩常思岭用壁间韵》
明 · 郑岳
常思岭上驻征轺,三日归程觉尚遥。
衰疾久悬乡土梦,迂疏无补圣明朝。
石岩雨过云犹湿,海国秋深草未彫。
愿得四封无一事,不妨拂枕卧山椒。
衰疾久悬乡土梦,迂疏无补圣明朝。
石岩雨过云犹湿,海国秋深草未彫。
愿得四封无一事,不妨拂枕卧山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岳所作的《憩常思岭用壁间韵》。诗中描绘了诗人驻足常思岭上,眺望归途,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岭上停留,三日之后仍觉归程遥远,这不仅体现了旅途的漫长,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彷徨与忧郁。
“衰疾久悬乡土梦”,诗人因年老多病,长久以来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现实无法归乡的无奈。“迂疏无补圣明朝”一句,诗人自谦自己性格迂阔,才疏学浅,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自我反思和对国家的深情。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自然景色,“石岩雨过云犹湿,海国秋深草未凋”,雨后的山岩上云雾缭绕,仿佛还带着湿润的气息;即使是在深秋时节,海边的草木依然茂盛,生机勃勃。这些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不息的感慨。
最后,“愿得四封无一事,不妨拂枕卧山椒”,表达了诗人希望天下太平,没有战乱,能够安心地在山巅休息的愿望。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社会和谐、国家安宁的美好祈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其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