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
出处:《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唐 · 岑参
故人汉阳使,走马向南荆。
不厌楚山路,祗怜襄水清。
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
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
害群应自慑,持法固须平。
暂得青门醉,斜光速去程。
不厌楚山路,祗怜襄水清。
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
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
害群应自慑,持法固须平。
暂得青门醉,斜光速去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踏上往襄阳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故人和旧地的思念。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
"故人汉阳使,走马向南荆"一句,设定了整个行进的背景。官员踏上了前往襄阳的旅途,心中怀念着那些在汉阳的老朋友。
"不厌楚山路,祗怜襄水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对那蜿蜒曲折的楚地之路和清澈见底的襄江之水都感到依依不舍。这里的“不厌”和“祗怜”,均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无法释怀的深情。
"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则是具体的地理描写,通过提及特定的地点,如习家宅院和夫人的城堡,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景物的观察,还隐含着对往事的追忆。
"夜入橘花宿,朝穿桐叶行"描绘了一日之中的旅程,诗人在橘花香气中安歇,在清晨穿梭于绿意盎然的桐叶间前进。这里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时间流转和自然景物的美好。
"害群应自慑,持法固须平"一句,似乎是诗人对自己职责的一种反思或自勉。他认识到作为官员,要避免给民众带来伤害,并且在执行法律时要保持公正无私。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操守。
"暂得青门醉,斜光速去程"则是诗人对旅途中的片刻安宁和即将到来的忙碌的写照。在“青门”这个具体的地方获得短暂的休憩后,他又不得不在斜阳之下继续赶路。这里透露出一种行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怀和旅途中的种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