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山楼人独倚,风高秋院客先闻
出处:《岳阳城中闻笛》
明 · 何景明
何处笛声三四弄,坐听疑隔楚江濆。
落梅折柳怨清夜,激羽流商哀白云。
月上山楼人独倚,风高秋院客先闻。
洞庭空阔潇湘冷,缥缈馀音送雁群。
落梅折柳怨清夜,激羽流商哀白云。
月上山楼人独倚,风高秋院客先闻。
洞庭空阔潇湘冷,缥缈馀音送雁群。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岳阳城中闻笛》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岳阳城中听到笛声的动人画面。首句“何处笛声三四弄”,以疑问引出笛声,仿佛笛声在城中随意飘荡,旋律悠扬。"坐听疑隔楚江濆",诗人沉浸在笛声中,感觉它似乎来自远方的江边,增添了笛声的神秘感和距离美。
“落梅折柳怨清夜”借用了“折柳”这一离别之典故,表达了笛声中的哀愁,如同梅花在清冷之夜凋零,柳条在秋风中摇曳,寄托着深深的离别之情。“激羽流商哀白云”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悲凉,羽音激越,商调凄清,与白云相对,更显寂寥。
“月上山楼人独倚”,画面转至月光洒满的山楼,诗人独自倚立,笛声与月色交织,更显孤独。接下来,“风高秋院客先闻”写出了笛声穿透秋夜寒风,先于人声传入院落,凸显其穿透力。
最后两句“洞庭空阔潇湘冷,缥缈馀音送雁群”,将笛声与洞庭湖的广阔和潇湘的冷寂相融合,余音袅袅,伴随着南飞的大雁,给人留下深远的遐想,暗示了笛声所引发的无尽思绪和对远方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笛声与自然景色、情感意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笛声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