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
出处:《东园醉望暮山》
宋 · 杨万里
我住北山下,南山横我前。
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
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
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
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
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
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
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鬌颜。
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
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
顷刻万姿态,可玩不可传。
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
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
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
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
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
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
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鬌颜。
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
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
顷刻万姿态,可玩不可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山:诗人所居之地。南山:与北山相对,可能指山脉或远方景色。
髻鬟:形容山形如女子发髻。
松鬈:松树的卷曲枝叶。
山蘤:山中的野花。
斜阳:傍晚的太阳。
夕烟:傍晚的炊烟。
凭栏:倚靠栏杆眺望。
白锦障:白色的锦缎用来比喻遮挡。
青鬌颜:青山的秀美容颜。
绝奇处:非常奇特的地方。
顷刻:极短的时间。
翻译
我居住在北山脚下,南山横亘在我眼前。北山如同宽广的胸怀,南山则像女子的发髻。
北山即使在冬天也温暖如春,南山在春天最为鲜艳。
松树的枝叶经过清晨的洗涤显得格外清新,山花插在那里更显娇艳。
我来时正值夕阳西下,我遥望时已见暮霭弥漫。
一眼望去就该离开,不应长久停留在这栏杆旁。
山的情感本应珍惜这份宁静,怎能让凡人随意观赏。
急忙用白色的锦缎遮挡,微微隔开青山的秀色。
近处的翠绿渐渐变得遥远而淡薄,仿佛天边的仙子。
真正的奇妙之处,恰在于似有若无之间。
瞬间变化万千的姿态,只能欣赏不能言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北山下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对面前南山美景的赞叹。诗中通过北山如同怀抱、南山似髻鬟(古代妇女的发饰)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和热爱。冬天,北山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春天,南山则显得特别鲜艳生动。
"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一句,通过松树和野花的清新美景,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即使是偶然的停留,也不忍心长时间依依不舍。
最后几句"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鬌颜。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顷刻万姿态,可玩不可传",诗人通过急忙拉起白锦做屏障,想要隔绝尘世的纷扰,从而保留山中之美。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保护,也是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表达。诗句中的“缥渺天外仙”、“顷刻万姿态,可玩不可传”,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难以言传,且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他对生活环境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