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相传星变已毁碑,此碑何以完无亏全文

相传星变已毁碑,此碑何以完无亏

崇宁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书党籍。
首编元祐终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
大书深刻何煌煌,执政待制分班行。
聿从章相初定案,七十三人已滥觞。
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地各就名偏旁。
兹更增列三百九,直空人国无留良。
殁者追夺生者窜,并禁子孙仕朝堂。
兼有曾持绍述议,亦得附骥分余光。
问胡作此一网计,众正登朝我将弃。
遂甘铸铁错竟成,肯令死灰焰重炽。
剪除异己期必尽,威福横行乃无忌。
太师原是一魔君,谬托左元仙伯位,龙脑烟浮别院香,鹑羹命贱行厨味。
比邻侍女知避名,天子姻家亲赐醉。
回礼南迁诸党人,瘴雨蛮烟葬无地。
穷荒僦屋方坐愁,相府歌钟正得意。
岂知公道昭日星,锢之愈力名愈馨。
朝端枉矜九州鼎,天下已诵千佛经,磨砻贞石妙镌刻,翻似为作功德铭。
呜呼权奸所争亦细故,祇此目前富贵具。
庸知数十年荣华,不过蜉蝣一旦暮。
何苦抵死仇正人,徒供千载嬉笑怒。
冰山他日况崩摧,白头也赴长沙路。
桃花三树诏勒回,东明佛镫黑如雾。
一样投荒作逐臣,乘比诸贤多臭腐。
相传星变已毁碑,此碑何以完无亏
想因桂管地僻左,深岩无人施斧椎。
碑阴不镌刻工某,毋乃亦是安民为。
沈侯好古拓一纸,铁画银钩坛绝技。
一点金锋虽兆乱,临池功深物秀美。
惜哉若亦作清流,故自不减苏黄米。

鉴赏

这首清代赵翼的诗《元祐党籍碑在桂林者今尚存沈鲁堂太守拓一本见示援笔作歌》是对崇宁四年(北宋时期)党籍事件的反思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人首先描述了元祐党籍碑的制作过程,强调了其刻字深刻且影响深远。碑文记录了被贬官员的名字,包括苏轼、苏辙兄弟,以及他们的命运变化。

诗中批评了当时的执政者对异己的严厉打压,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个人,也破坏了公正。诗人指出,即使权奸们的斗争看似重要,但与长远的历史和道德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他还提到碑文拓本的保存,赞扬了沈鲁堂太守的收藏和拓印技艺,暗示碑文的价值在于其历史见证和艺术之美。

最后,诗人感叹碑文的命运变迁,虽然历经风雨,但仍完好无损,这可能是因为其地处偏远,未受人为破坏。他以碑文的保存和拓本的精美,表达了对历史真相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同时也对那些被冤枉的正人表示同情,认为他们的遭遇不应被遗忘,而应作为警示后人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