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出处:《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唐 · 杜荀鹤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粟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儿童书懒读,果粟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关时务: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关:牵连,涉及。
升平:太平丰足之世。
废:废弃。
翻译
我辈的大道怎么会走到尽头,就像寒山还在细雨中巍然耸立一样。孩子们都对读书有一种惰性,贪玩得把树上的果实都快摘完了。
我们的言论要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文章要能体现国风的标准。
(我辈的学识)在太平丰足之世还是有用的,不应该(因为乱世而)丢掉报国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吾辈道何穷"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渴望和探求的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一种生活上的清贫和精神上的孤独。
"寒山细雨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萧瑟的氛围,使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下来的"儿童书懒读,果粟树将空"则描绘了一个孩子们不再勤奋学习,而是随着秋天果实成熟而嬉戏的情景,这里可能蕴含着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担忧或对未来的一种隐喻。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他认为通过文章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最后两句"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则是诗人对朋友李处士的勉励,希望他能够在太平盛世中得到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要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整首诗通过山中的秋景和学子们的生活状态,隐喻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国家大义的关怀,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