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身可赎但虚语,九原唤起知无因全文

百身可赎但虚语,九原唤起知无因

出处:《孤山行
宋 · 释居简
盛时考槃古逸民,湖山草木咸知名。
至今八篇烂古锦,岂特五字如长城。
长驱万骑到其下,束手按甲循墙行。
大邦维翰蔽骚雅,遐冲既折犹精神。
抗衡剧孟一敌国,弹压西子孤山春。
死诸葛走生仲达,送修靖邀陶渊明。
聚蚊莫及怒雷迅,老瓦不乱黄钟鸣。
清弹岂为赏音废,自芳更问林扉扃。
鸥盟未冷浪拍拍,弋者何慕鸿冥冥。
水流山空鹤态度,冰枯雪寒梅弟兄。
梅当成实自调鼎,鹤既生子仍姓丁。
乡来偶同赋招隐,老去亦各相忘形。
故庐夜夜月如昼,少微耿耿天无云。
千金傥可市骏骨,万古适足空凡群。
百身可赎但虚语,九原唤起知无因
为公满酌井花水,酹一抔土公应闻。

鉴赏

这首《孤山行》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孤山的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诗中开篇“盛时考槃古逸民,湖山草木咸知名”,以“考槃”这一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引出对孤山及其周围环境的赞美,暗示这里曾是古代隐士栖息之地,湖光山色皆有名声。接着“至今八篇烂古锦,岂特五字如长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孤山的历史文化比作珍贵的古锦,不仅言辞华美,且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如同长城般坚不可摧。

“长驱万骑到其下,束手按甲循墙行”描绘了军队在孤山下的行进场景,虽有气势,却也显得敬畏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大邦维翰蔽骚雅,遐冲既折犹精神”则表达了对孤山所承载的文化底蕴的敬仰,即便是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其精神依然坚韧不屈。

“抗衡剧孟一敌国,弹压西子孤山春”将孤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赋予其超越现实的力量,仿佛能与历史上的人物相抗衡,展现出孤山独特的魅力。“死诸葛走生仲达,送修靖邀陶渊明”通过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孤山作为文人墨客向往之地的地位,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传承。

“聚蚊莫及怒雷迅,老瓦不乱黄钟鸣”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孤山的宁静与庄严,即使外界纷扰不断,孤山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与秩序。“清弹岂为赏音废,自芳更问林扉扃”表达了诗人对孤山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这种美的珍惜与保护。

“鸥盟未冷浪拍拍,弋者何慕鸿冥冥”通过鸥鸟与飞鸿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孤山的宁静与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之人的一种讽刺。“水流山空鹤态度,冰枯雪寒梅弟兄”则通过水、山、鹤、梅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孤山四季变换中的美丽景象,以及这些景象所蕴含的生命力与坚韧。

“梅当成实自调鼎,鹤既生子仍姓丁”以梅与鹤为例,象征着孤山的自然生态与文化传承,梅实可调鼎,鹤子仍姓丁,寓意着孤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也是文化与生命的延续。“乡来偶同赋招隐,老去亦各相忘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孤独与自由的向往。

最后,“故庐夜夜月如昼,少微耿耿天无云”描绘了孤山夜晚的宁静与明亮,以及天空的广阔与纯净,进一步强化了孤山作为避世之所的形象。“千金傥可市骏骨,万古适足空凡群”表达了对孤山独特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百身可赎但虚语,九原唤起知无因”则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无法重来的遗憾,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孤山的独特魅力与深远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