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彼姝子,笙歌绕凤妆
出处:《古意七首》
明 · 何吾驺
金屋彼姝子,笙歌绕凤妆。
东邻有思妇,泪下织流黄。
东邻有思妇,泪下织流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不同人物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比与映衬,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首句“金屋彼姝子”,以“金屋”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居住在富丽堂皇的住所中,暗示了她的身份尊贵和生活奢华。同时,“彼姝子”三字直接点明了女子的美貌与才华,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埋下了伏笔。
次句“笙歌绕凤妆”,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生活的热闹与欢快。笙歌是古代常见的音乐形式,而“凤妆”则象征着女子的华美装扮,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女子生活的高雅与奢华,也暗示了她受到周围环境的热烈欢迎和尊重。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转而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场景:“东邻有思妇,泪下织流黄。”“思妇”一词,意味着这位女子正处在思念远方亲人或爱人的状态中,内心充满了忧愁与哀伤。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没有了笙歌的欢愉,取而代之的是泪水与织布的劳作,表现了思妇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状态:一位生活在繁华与欢乐中的女子,与另一位身处思念与哀伤之中的思妇。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百态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