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全文

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

出处:《观古鱼凫城
宋 · 孙松寿
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
高城归野垄,故国霭荒村。
古意凭谁问,行人谩苦论。
眼前兴废事,烟水又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而苍凉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变迁。首句“野寺依修竹”,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静谧幽深的古寺之中,修竹环绕,更添了几分清雅之气。接着,“鱼凫迹半存”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遗迹融入自然景观中,鱼凫,古代蜀地的先民,其足迹虽已渐行渐远,却在竹林间留下了不灭的印记。

“高城归野垄,故国霭荒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意境。高耸的城墙与广阔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繁华的故国如今只剩下了荒芜的村落,一片苍茫。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往文明的追思。

“古意凭谁问,行人谩苦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绪。面对如此沧桑巨变,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行人或许会苦口婆心地讨论,但真正的答案或许只能藏于历史的深处,等待后人去探寻。

最后,“眼前兴废事,烟水又黄昏”收束全篇,将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眼前的兴衰往事如同烟水般飘渺,随着黄昏的到来,一切似乎都变得更加模糊不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古鱼凫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