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关百二时传箭,禹甸三千半弄兵
出处:《留别同社诸子二首》
明 · 邓云霄
且提雄剑赋西征,横笛偏吹出塞声。
捧檄自惭同小草,据鞍还欲请长缨。
秦关百二时传箭,禹甸三千半弄兵。
归马华阳他日事,诸君何以策升平?
捧檄自惭同小草,据鞍还欲请长缨。
秦关百二时传箭,禹甸三千半弄兵。
归马华阳他日事,诸君何以策升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留别同社诸子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壮志豪情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且提雄剑赋西征”,诗人手持宝剑,意气风发,准备踏上远征的征程。次句“横笛偏吹出塞声”,在行军途中,诗人吹奏着横笛,那悠扬的笛声仿佛是边塞特有的旋律,充满了苍凉与豪迈。
接着,“捧檄自惭同小草”,诗人手捧檄文,内心感到羞愧,仿佛自己如同微不足道的小草,无法承担重任。然而,紧接着的“据鞍还欲请长缨”一句,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即使知道自己渺小,也渴望能像勇士一样,拿起长绳,为国家效力。
“秦关百二时传箭,禹甸三千半弄兵”,这两句描绘了边疆的险峻与战事的频繁。秦地的险要之地,箭矢传递迅速;禹甸广阔的土地上,时常有战争的痕迹。这不仅展现了边防的紧张局势,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最后,“归马华阳他日事,诸君何以策升平?”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想象着有一天能够结束战争,让马匹回归华阳,过上和平的生活。同时,他也向朋友们发问,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这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国家治理的深思。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