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方拟召,鵩鸟在承尘
出处:《起居方舍人挽诗二首 其一》
宋 · 汪藻
汉殿胪传处,回头四十春。
共嗟香案吏,归作钓台人。
意气林泉老,名声日月新。
贾生方拟召,鵩鸟在承尘。
共嗟香案吏,归作钓台人。
意气林泉老,名声日月新。
贾生方拟召,鵩鸟在承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为起居方舍人所作的挽诗,通过描绘逝者从宫廷官员到隐居山林的转变,展现了其人生轨迹的深刻变化与精神境界的升华。
首句“汉殿胪传处”,点明逝者曾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员,在皇宫中处理政务,参与朝政决策。接着,“回头四十春”一句,以时间的流逝,表达了逝者一生的岁月,以及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种种变迁。
“共嗟香案吏,归作钓台人”两句,对比鲜明地描绘了逝者从官场的忙碌与压力,到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这里,“香案吏”指官场事务繁忙的官员,“钓台人”则象征着悠闲自在、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逝者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意气林泉老,名声日月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者描述逝者在自然环境中老去,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却如同山林一般永恒;后者则赞美逝者的名声如同日月般永恒,即使在世时已逝,其影响力与精神价值依然被后人铭记。
最后,“贾生方拟召,鵩鸟在承尘”两句运用典故,以贾谊(字子云)即将被召回朝廷的典故,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才华与影响并未消逝,如同贾谊一样,仍被人们怀念与追思。同时,“鵩鸟在承尘”这一细节,可能暗含着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存在于世间,如同屋内的灰尘,虽微小却无处不在。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一生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其从官场到自然生活的转变的感慨,以及对其精神品质与影响力的赞美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