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言百里知何日,独倚龙光望斗文
出处:《王郡公以人日见贻诗箑依韵奉酬》
明 · 林大春
野旷天空万籁闻,谁传笔阵扫千军。
轻摇白羽团侵月,细洒阳春调入云。
赠我宁论青玉案,酣歌何待紫榴裙。
瞻言百里知何日,独倚龙光望斗文。
轻摇白羽团侵月,细洒阳春调入云。
赠我宁论青玉案,酣歌何待紫榴裙。
瞻言百里知何日,独倚龙光望斗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深邃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首联“野旷天空万籁闻,谁传笔阵扫千军”,开篇即以广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万籁俱寂中,仿佛能听到天地间的声音,引出“笔阵扫千军”的豪情壮志,暗示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得灵感,更在内心深处蓄积着磅礴的创作力量。
颔联“轻摇白羽团侵月,细洒阳春调入云”,运用生动的动态描写,将诗人挥毫泼墨的情景与月色、云彩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白羽象征诗人的笔触,轻摇间仿佛能触及月光,细洒的笔墨则如同春日的乐章,悠扬地飘荡于云霄之间,展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与高远追求。
颈联“赠我宁论青玉案,酣歌何待紫榴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立思考与自信态度。无论是赠予的青玉案,还是期待的紫榴裙,都成为诗人情感与艺术追求的象征。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传统礼节的尊重,也暗含了对个性解放与艺术自由的向往。
尾联“瞻言百里知何日,独倚龙光望斗文”,以遥不可及的未来愿景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与未来的无限憧憬。独倚龙光,望向斗文,既是对自身艺术成就的期许,也是对宇宙万物的深沉思考。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展现了诗人超越时空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人生以及宇宙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