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不可航,倒浸钟山青
大江九道通秦淮,白头浪蹴桃花涨。
一苇不可航,倒浸钟山青。
虎石何崔嵬,高压长干城。
年年送人此离别,官柳条青几回折。
冥鸿望断三山烟,重到怜君头似雪。
呼酒凤凰台,解君金荔枝。
人生富贵岂不乐,角巾归里今奚为?北渡秦淮水,西登石盘山。
黄鹤招欲来,心与云俱闲。
草堂只在青松里,大儿将军小儿喜。
斑斓舞彩春当筵,斫绘雕盘奉双鲤。
我歌秦淮谣,送君长淮归。
乞得闲身谢明主,千金不换秋荷衣。
莫笑囊无钱,留取百篇诗。
他年太史传循吏,观风载诵《甘棠》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来复所作,名为《秦淮谣送郑太守归光州石盘山》,以秦淮河为背景,描绘了送别场景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诗中开篇即点出金陵(南京)作为古帝都的壮丽景色,大江九道汇聚于秦淮,白浪翻涌,桃花怒放,展现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接着,诗人以“一苇不可航”形容秦淮河的深广,而“倒浸钟山青”则描绘出山色倒映在水中的美景。虎石的巍峨与长干城的高耸形成对比,暗示着离别的沉重与不舍。
“年年送人此离别,官柳条青几回折”表达了对友人年复一年在此地离别的感慨,而“冥鸿望断三山烟,重到怜君头似雪”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惋惜之情。诗人邀请友人在凤凰台上饮酒,解去金荔枝的束缚,以此寄托对友人的祝福与安慰。
“人生富贵岂不乐,角巾归里今奚为?”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富贵与归隐田园之间选择的思考,既肯定了富贵之乐,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随后,诗人描述了北渡秦淮水,西登石盘山的情景,以及在黄鹤楼的召唤下,心与云俱闲的自由自在。
最后,诗人描绘了草堂内充满生机的场景,大儿将军与小儿的欢声笑语,以及舞彩春筵的热闹。诗人以自己的歌声,为友人送行,并希望友人能获得闲适的生活,即使囊中羞涩,也要留下百篇佳作。诗的结尾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希望他能成为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其事迹能被后世传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