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铜陵又一山,风帆千尺鲸波间;不然疑乘黄鹤去,去去麟洲第几湾?
出处:《怀王愧两少司马、徐暗公、沈复斋中丞》
明 · 张煌言
昔我曾上嘉禾岛,岛上衣冠多四皓;方瞳绿发映朱颜,紫芝一曲何缥缈!年来沧海欲生尘,烽烟乱矗商山道;杖履流落似晨星,天长地阔令人老。
南望铜陵又一山,风帆千尺鲸波间;不然疑乘黄鹤去,去去麟洲第几湾?
南望铜陵又一山,风帆千尺鲸波间;不然疑乘黄鹤去,去去麟洲第几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所作的《怀王愧两少司马、徐暗公、沈复斋中丞》,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感慨。首句“昔我曾上嘉禾岛”回忆了与朋友共游的美好时光,接着通过“四皓”形象描绘出友人的风采,以“紫芝一曲”象征他们的高洁情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年来沧海欲生尘”,暗示了战乱频仍,烽火连天,道路艰险。
“杖履流落似晨星”描绘了朋友们流离失所的境遇,而“天长地阔令人老”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沧桑的感叹。接下来,诗人遥望远方的铜陵,想象朋友乘风破浪的情景,或是已如仙人般离去,前往神秘的麟洲,寓含对友人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他们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追忆,又有对时事的忧虑,体现了张煌言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