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开落七百载,定山村僻谁寻之
清 · 法式善
年年苏斋拜公像,拜公辄复吟公诗。
自题姓字风水洞,当日只有春禽知。
梅花开落七百载,定山村僻谁寻之。
苔荒翠湿冷岩月,恍惚照见公须眉。
轩昂四字嵌云壁,玉虹作气空天吹。
系马花间久相待,观鱼池上常萦思。
独惜开轩李居士,搜尽杉桧无题碑。
新墨拓成旧字活,端严跳脱鸾凤姿。
眉州乳媪帖第一,此石何啻交柯枝。
苏斋日暖布帘卷,溪桥春入千茅茨。
笑我骑驴胜骑马,疏星破月摇寒漪。
石屋旧游感前梦,晓城薄雾笼朝曦。
推倒垣墙见灵隐,杭湖风水将留兹。
自题姓字风水洞,当日只有春禽知。
梅花开落七百载,定山村僻谁寻之。
苔荒翠湿冷岩月,恍惚照见公须眉。
轩昂四字嵌云壁,玉虹作气空天吹。
系马花间久相待,观鱼池上常萦思。
独惜开轩李居士,搜尽杉桧无题碑。
新墨拓成旧字活,端严跳脱鸾凤姿。
眉州乳媪帖第一,此石何啻交柯枝。
苏斋日暖布帘卷,溪桥春入千茅茨。
笑我骑驴胜骑马,疏星破月摇寒漪。
石屋旧游感前梦,晓城薄雾笼朝曦。
推倒垣墙见灵隐,杭湖风水将留兹。
鉴赏
这首清代法式善的诗,以苏斋为中心,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敬仰和对书法艺术的感慨。诗人每年在苏斋拜公像时,都会吟诵苏轼的诗篇,感叹岁月流转,梅花已开落七百年,而苏公的风骨仍如当日春禽所知。诗中提到的“风水洞”和“四楷迹”,展现了苏轼书法的风采,尤其是“轩昂”二字,犹如镶嵌在云壁上的玉虹,气韵生动。
诗人惋惜的是,尽管李居士曾搜寻,但未能找到苏公的题碑,而新拓的墨迹却使旧字焕发生机,展现出端庄灵动的凤姿。诗人将苏斋与眉州乳媪帖相提并论,赞美其书法价值。他还描绘了苏斋周围的自然景色,如暖日、溪桥、茅茨,以及骑驴游历的感受,流露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
最后,诗人想象推倒墙壁后发现的灵隐寺,暗示苏公的风范将永远留在杭州西湖的山水之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是对苏轼的崇敬,也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