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全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出处:《龟虽寿
魏晋 ·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拼音版原文

shénguīsuī寿shòuyóuyǒujìngshí

téngshéchéngzhōngwèihuī

lǎozhìzàiqiān

lièshìniánzhuàngxīn

yíngsuōzhīdànzàitiān

yǎngzhīyǒngnián

xìngshènzhìzāiyǒngzhì

注释

1、此诗为曹操组诗作品《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首,诗题是后人从诗歌的开头取三字而来。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3、螣(téng)蛇:一作“腾蛇”,是一种会腾云驾雾的蛇,是一种仙兽。又一说为星宿之一,有“勾陈腾蛇”之说。出自《山海经·中山经》。

4、骥(jì):良马,千里马。

5、枥(lì):马槽。

6、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7、暮年:晚年。

8、已:停止。

9、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10、但:仅,只。

11、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12、“幸甚”二句:此二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翻译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译文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犹有 ”和“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尤其是曹操,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钟嵘将曹操置于下品,主要是嫌其“古直”而少文彩,殊不知曹操这样一位豪气盖世的英雄,是不屑于雕章啄句的。钟嵘六朝时人,当时文学之士很讲究文彩华美,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钟嵘对曹操的评价过低,显然是时代风气使然。任何文学——包括诗歌在内,文彩较之内容,毕竟是第二位的。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永恒追求的深刻感悟。开篇“神龟虽寿,猷有竟时”指出即使像传说中的长寿之物——神龟,也终究有尽头的时候。这两句通过强调时间的有限性,为后文设置了主题基调。

接着,“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则用腾蛇这形象表达了权力和生命最终归于尘土的宿命。这里的“腾蛇”常被理解为比喻权势的象征,它能够在云雾中飞扬,但即便如此壮观的存在,也无法逃脱变成尘埃的结局。

然而,诗人并没有就此沉沦,他通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展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尽管老马已经躺在槽枥上,但它的意志仍然坚定,心中还有奔腾万里的雄心。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执着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则是对老而弥坚、勇猛依旧的战士的赞颂。即便到了生命的晚年,这些英雄人物的心中仍然充满了青年时期那样的勇气和激情。

紧接着,“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表明时间的流逝并不完全由命运所决定,而人的修养与福祉也能影响生命的长短。这里诗人强调了个人努力对于延长寿命和获得幸福的重要性。

最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则是一种庆幸之情,是对自己能够有机会表达这些深刻感悟并予以歌唱的一种喜悦。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时间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通过艺术来传递内心世界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生命哲学的沉思,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激励,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坚韧不拔与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