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远相送,长夜路漫漫
出处:《时褒柩得便舟先发四首》
明 · 林光
昼夜同生死,达人垂大观。
彭殇均此气,天地一圆棺。
老境成痴梦,浮生过急湍。
此心远相送,长夜路漫漫。
彭殇均此气,天地一圆棺。
老境成痴梦,浮生过急湍。
此心远相送,长夜路漫漫。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名为《时褒柩得便舟先发四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首句“昼夜同生死”以对比的手法,指出生命不分昼夜,终将归于死亡的本质。接着,“达人垂大观”则赞扬了那些能从宏观角度看待生死的人,他们能够超越个人的生死,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豁达的心胸。
“彭殇均此气,天地一圆棺”一句,运用了庄子“彭祖寿长,殇子寿短”的典故,指出无论寿命长短,最终都归于同一形态——死亡。这里通过“天地一圆棺”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终结状态,强调了生命的共通性和有限性。
“老境成痴梦,浮生过急湍”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阶段与体验。在老年阶段,人生如痴梦般虚幻,而整个生命过程则如同急流中的船只,快速而不可逆转。这两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最后,“此心远相送,长夜路漫漫”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哀悼之情。即使在长夜漫漫的旅程中,诗人的心灵仍在远方陪伴着逝者,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连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时间、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和对逝者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