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全文

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唐 · 皎然
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
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
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注释

长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作为送别之地。
宾驭:宾客与车马,这里指参加宴席的人们。
岐路:岔路,引申为分别的路口。
悲风:引起悲伤情绪的风,此处形容离别时的凄凉氛围。
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勤王事:为国王或国家效力的事务。
驱车:驾车前行。
明月:明亮的月亮,此处也象征着旅途中的清冷和孤独。
寒生:产生寒意。
洞庭水:洞庭湖,中国湖南省的大淡水湖,这里泛指广阔的水面。
夜度:夜间穿过或度过。
塞门鸿:塞门即边塞之门,鸿指大雁,这里借指长途旅行中的景象。
处处:到处,无处不在。
堪伤别:值得悲伤的离别。
归来:返回。
山又空:山岭显得空旷无人,形容归家后内心的孤寂。

翻译

宴席在长亭结束客人散去,岔路口上悲凉的风悄然兴起。
为君王之事奔波千里不停歇,驾车行进在明亮的月光中。
寒气从洞庭湖水面升起,夜晚穿越边塞时大雁飞过。
到处都是令人感伤的离别景象,回来后只见山岭空旷寂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凄凉而哀伤。"长亭宾驭散"一句,便设定了离别的场景,长亭通常是古人送别的地方,宾驭即马蹄声,散则表示分离。此处已映射出一种愁苦之情。

"岐路起悲风"中,岐路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但在这里更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心境。悲风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感情的外化。

"千里勤王事"一句,表明诗人或被送别之人有着重要的使命需要远行,而这种长途跋涉的辛劳更添了离别的无奈与沉重。

"驱车明月中"则是在描绘夜晚驾车的情景,明月可能是唯一的伴侣,但也无助于减轻心中的哀愁。

接下来的"寒生洞庭水"和"夜度塞门鸿"两句,更强化了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凄清。洞庭湖在古代常与离别联系,塞门则是边塞之地,代表着遥远与危险。

最后的"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表达了诗人对每一个地方都有不能忘怀的别情,而最终归来的地方却是冷清且空旷的,这种感觉更是深化了离别之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是一首抒发离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