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白榆历历光,夜深倒种江中央
骚人散发歌沧浪,鸣榔一啸雄风长。
河转漂星低可摘,寻源忽忆乘槎客。
挥手高攀织女机,不须更问君平宅。
丹枫红蓼怨秋容,秋思人间几万重。
借问横江徒梦鹤,何如天上跨茅龙。
茅龙缥缈入空飞,云水高寒冷客衣。
自有明霞裁玉女,更将江练剪湘妃。
仙家不羡人间乐,素心一片秋寥廓。
厌听江州商妇弦,还羞河畔看灵鹊。
已知去住本随缘,一任秋江淹旅泊。
鉴赏
这首《秋夜鸣榔歌》描绘了一幅秋夜江上,月光如银,渔舟唱晚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意境。
首句“天上白榆历历光”,以天上明亮的白榆树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夜深倒种江中央”一句,将视角转向江面,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倒影,仿佛白榆树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
“骚人散发歌沧浪,鸣榔一啸雄风长”两句,通过描写一位散发的文人,在江边吟唱,伴随着敲击船板的声音,引出雄风长起的场景,既表现了文人的洒脱与豪情,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河转漂星低可摘,寻源忽忆乘槎客”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想象着河流中漂浮的星辰,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同时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乘槎客,增加了故事性和浪漫色彩。
“挥手高攀织女机,不须更问君平宅”两句,运用了牛郎织女和张良(字君平)的典故,表达了对爱情与智慧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逃避或超越。
“丹枫红蓼怨秋容,秋思人间几万重”描绘了秋天的枫叶与蓼花,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
“借问横江徒梦鹤,何如天上跨茅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茅龙缥缈入空飞,云水高寒冷客衣”描绘了轻盈飘逸的茅龙在空中飞翔的景象,与云水相映,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自有明霞裁玉女,更将江练剪湘妃”通过比喻,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女性的纯洁与美好。
“仙家不羡人间乐,素心一片秋寥廓”表达了诗人对仙家生活的向往,认为他们的心境纯净,不被世俗所累,追求的是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厌听江州商妇弦,还羞河畔看灵鹊”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模式的厌倦,以及对新奇事物的好奇。
“已知去住本随缘,一任秋江淹旅泊”最后两句,总结了全文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顺应,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归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