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视吾心,不若几与镜
出处:《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其五》
宋 · 陆游
磨镜要使明,拭几要使净。
奈何视吾心,不若几与镜。
垢污倘未除,秋毫即为病。
吾曹亦圣徒,可不学颜孟。
奈何视吾心,不若几与镜。
垢污倘未除,秋毫即为病。
吾曹亦圣徒,可不学颜孟。
注释
磨镜:打磨镜子使之光滑明亮。拭几:擦拭几案使其干净整洁。
吾心:内心,指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几与镜:这里比喻内心的反省和外在的审视。
垢污:比喻心中的杂念或罪过。
秋毫:极小的事物,此处形容瑕疵。
吾曹:我们这些人。
颜孟:颜回和孟子,古代贤人,以修养高深著称。
翻译
打磨镜子要求它明亮,擦拭几案要求它洁净。为何看待我的心,却不如看待几案和镜子那样清晰。
如果心中的污垢没有清除,哪怕微小瑕疵也会成为问题。
我们同样是圣洁之徒,怎能不学习颜回和孟子的修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十首》之一,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脚。诗中通过磨镜和拭几的日常小事,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诗人指出,磨镜和拭几都要做到明亮洁净,以此类比,人的内心也应该去除垢污,保持清明。他强调,作为追求圣贤之道的人,应当学习颜回和孟子那样的高尚品德,不断自我净化,提升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体现了陆游诗歌的教化和修身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