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尽催撑渡,风横促解桥
宋 · 赵蕃
岸尽催撑渡,风横促解桥。
传闻记常岁,伟观得今朝。
时有疏钟度,谁云隔岸遥。
明当绝溪去,应为好山招。
传闻记常岁,伟观得今朝。
时有疏钟度,谁云隔岸遥。
明当绝溪去,应为好山招。
注释
岸尽:河边尽头。催:催促。
撑渡:撑船过河。
风横:强风横扫。
促解桥:促使离开桥梁。
传闻:听说。
常岁:常年如此。
伟观:壮观景象。
疏钟:稀疏的钟声。
隔岸:对岸。
遥:遥远。
明当:明天应当。
绝溪去:独自过溪离去。
应为:定是由于。
好山:美丽的山水。
招:召唤。
翻译
岸边的人催促着撑船过河,强风横扫促使我们快速离开桥梁。听闻这样的景象常年如是,今日得以亲眼目睹真是壮观。
时不时传来稀疏的钟声,谁说这声音遥远在对岸?
明天我将独自过溪离去,定是因为那美丽的山水在召唤我。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赵蕃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岸尽催撑渡"写出了船夫催促过河的情景,岸边景色已尽,暗示行程即将转换。"风横促解桥"进一步渲染了风力较大,促使他快速离开桥梁的场景。
"传闻记常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而"伟观得今朝"则强调眼前所见的壮丽景象让他感到惊叹。"时有疏钟度"描绘了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增添了时空的宁静感,"谁云隔岸遥"则以疑问语气强调了钟声虽远,却清晰可闻。
最后两句"明当绝溪去,应为好山招"预示着诗人期待明天继续前行,被沿途的美景所吸引,仿佛山水在召唤他。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与自然景观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