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草木无情解悦人,徒因见少得名新全文

草木无情解悦人,徒因见少得名新

宋 · 苏过
草木无情解悦人,徒因见少得名新
剪裁罗绮空争似,研合丹青太逼真。
尤物端能耗地力,痴儿竟欲费精神。
愿回春色归南亩,变作秋成玉粒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次韵伯元咏牡丹二首(其二)》。诗人以牡丹为题,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其价值的深思。

首句“草木无情解悦人”,以“草木”与“牡丹”形成对比,强调了牡丹的独特魅力能够愉悦人心,即使是最普通的植物也无法比拟。接着,“徒因见少得名新”一句,通过“见少”与“得名新”的关联,暗示了牡丹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是因为它在众多花卉中显得独特而新颖。

“剪裁罗绮空争似,研合丹青太逼真”两句,将牡丹之美与织锦、绘画进行对比,强调了牡丹的自然美远超人工创造的艺术品。牡丹的色彩、形态仿佛是大自然最精心的杰作,无法被任何技艺完全复制。

“尤物端能耗地力,痴儿竟欲费精神”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牡丹的价值。牡丹不仅耗费了大地的养分,也吸引了无数痴情之人,他们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和时间。这既是对牡丹美丽和珍贵的肯定,也是对追求美好事物的人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愿回春色归南亩,变作秋成玉粒匀”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另一种情感寄托。他希望春天的生机能够回归田间,让大地收获如珍珠般均匀的果实,寓意着美好的事物不仅能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应该惠及人间,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类情感的洞察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