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佳气西频望,乡栏北屡凭全文

佳气西频望,乡栏北屡凭

宋 · 刘摰
楚国元卑湿,炎天更郁蒸。
风吟同倦虎,霄望剧愁鹰。
渴肺尘将岔,流肤汗不胜。
噆肌纷暗蟆,绕鬓闹飞蝇。
六月常难雨,三湘不识冰。
炉烘一天地,火药万川陵。
气候金初伏,襟怀水未澄。
高明寻偶得,林麓远同登。
此地聊幽遁,危亭更上层。
泉声悬嵽嵲,松影转觚棱。
汲井沈圆李,缘池摘翠菱。
凉清生洞壑,秀绿动沟塍。
佳气西频望,乡栏北屡凭
有期群野鹿,无法问山僧。
云石逢如旧,巾裾见若憎。
聊堪优卒岁,不愧俯扪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酷热难耐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六月避暑山寺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风吟”、“霄望”、“渴肺”、“流肤”、“噆肌”、“绕鬓”、“六月”、“三湘”、“炉烘”、“火药”等,生动地刻画了夏日的炎热与不适。

诗人以“倦虎”、“愁鹰”比喻人在酷热中的疲惫与烦躁,形象地表达了夏日的酷热对人的影响。同时,“渴肺”、“流肤”则直接描绘了人在高温下口渴和皮肤出汗的状态,表现了夏日的极端炎热。

接着,诗人通过“暗蟆”、“飞蝇”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环境的嘈杂与不宁。而“六月常难雨,三湘不识冰”则反映了夏季少雨、气温高、难以降温的特点,突出了夏日的酷热难耐。

在描述避暑山寺的情景时,诗人运用了“高明”、“偶得”、“林麓”、“幽遁”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清凉与宁静的氛围。山寺中的“泉声”、“松影”、“洞壑”、“沟塍”等自然景观,以及“汲井”、“摘翠菱”的生活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最后,诗中“佳气”、“乡栏”、“群野鹿”、“山僧”、“云石”、“巾裾”等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心灵归宿的向往与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避暑山寺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