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窗趺坐有谁俱,夜色空明照白须
出处:《题史铁力竹窗夜坐图二首》
清 · 吴敬梓
月窗趺坐有谁俱,夜色空明照白须。
千亩渭川茅屋外,寒烟深处长王刍。
千亩渭川茅屋外,寒烟深处长王刍。
注释
月窗: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趺坐:盘腿而坐。
俱:一起,同时。
空明:清澈明亮。
白须:白色的胡须。
千亩:大片的土地。
渭川:古代河流名,今陕西渭河。
茅屋:简陋的草屋。
寒烟:冷清的炊烟。
长王刍:生长着王刍(一种草本植物)。
翻译
月光洒在窗户上,独自坐着,夜晚的清光照亮了胡须。在广阔的渭川河边,我的茅屋之外,袅袅寒烟中生长着茂盛的王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独坐之情的诗句,意境宁静而深远。诗人以"月窗趺坐有谁俱"开篇,设问独坐之时是否有人陪伴,但随即以"夜色空明照白须"表达了在清晰的月光下,自己的白发显得分外醒目。这两句不仅描绘出诗人孤独的情怀,同时也映射出了他的高洁与超脱。
接着,"千亩渭川茅屋外,寒烟深处长王刍"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写。渭川之旁,茅屋寂寥,寒烟弥漫,诗人心中的那片王刍(一种野草)似乎在这宁静的夜晚得到了生长。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切情感和生活的独特体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丰富,通过对夜色、月光、茅屋以及野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宁静夜晚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