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披榛逆旅扪遗迹,瓣香遥掷傍人嗤全文

披榛逆旅扪遗迹,瓣香遥掷傍人嗤

出处:《归太仆祠堂歌
清 · 徐釚
千古文章叹薪积,腐迁班掾争辟易。
倔强简傲岂无才,欧柳曾王中绳尺。
百馀年来归震川,遗经自抱荒江边。
琅琊济南互支拄,馀子碌碌纷眼前。
甫里先生是吾师,论文得失寸心知。
披榛逆旅扪遗迹,瓣香遥掷傍人嗤
此事微茫已十载,瓦砾霜浓犹不改。
黄州学士今最贤,建植华堂发深慨。
雪滩钓叟持相闻,意气难随宿草堙。
请看奇士侯芭识,那可悠悠与俗论。
太息风烟回钜鹿,绝巘茅斋蔽荒竹。
寂寞娄江一片云,年年飞傍太行麓。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釚的《归太仆祠堂歌》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学术传统的感慨。诗的开篇“千古文章叹薪积”描绘了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文化,而“腐迁班掾争辟易”则暗示了人才的选拔过程中的艰难。接着,“倔强简傲岂无才”赞扬了那些特立独行、才华出众的人物,如欧柳曾王。

诗人提到“百馀年来归震川”,将自己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叹震川先生的遗风未远。“琅琊济南互支拄”象征着学术的传承与支撑,而“馀子碌碌纷眼前”则批评了当下浮躁的学风。诗人以“甫里先生是吾师”表达对前人的尊崇,并自比为“披榛逆旅扪遗迹”的探索者,面对嘲笑仍坚持己见。

后半部分,诗人感慨时间流逝,“此事微茫已十载”表达对过去的追忆,“瓦砾霜浓犹不改”表明对学术精神的坚守。诗人推崇黄州学士的贤能,并借雪滩钓叟的故事,强调了不随流俗、坚守志向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太息风烟回钜鹿”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寓言自己的心境,以及对太行麓的向往,象征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学术事业的执着。

整体来看,《归太仆祠堂歌》是一首充满敬仰、感慨和自我期许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学术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