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出处:《题虬上人房》
唐 · 储光羲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暝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禅宫:指禅宗寺庙。两地:两个不同的地方。
释子:佛教出家人。
入道:修行入道。
无来去:不分来去,即超越世俗。
清言:清静的言论,指佛法或哲理。
古今:从古至今。
江寒:江面寒冷。
池水绿:形容池水因寒冷而显得碧绿。
山暝:山色昏暗。
竹园深:竹林深远。
中天月:高悬在天空中的月亮。
遥遥:远远地。
夕阴:傍晚的余晖。
翻译
禅宗寺庙分隔在两地,僧人一心向佛修行之道无来去之分,清谈中蕴含着古往今来的智慧
江面寒冷,池水泛绿,山色昏暗,竹林幽深
还有一轮明月高悬中天,洒下长长的余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名为《题虬上人房》。诗中描绘了一处禅宗道场的宁静与深远,释子一心指的是佛教僧侣们心无杂念,一致向往于禅定的境界。"入道无来去"表达了禅定中的超然物外之感,而"清言见古今"则透露出诗人对历代高僧清净语录的赞赏。
山水景色在诗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江寒池水绿"和"山暝竹园深"描绘出一幅秋末冬初的静谧画面。竹园之深,更增添了一份幽深与孤寂。而"别有中天月"则指向了高悬夜空中的明月,"遥遥散夕阴"则是月光穿透晚霞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生活和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