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䰐鬖白露晞,老樵能记虎眠时
出处:《题刘荆山母墓》
宋 · 赵汝回
绿草䰐鬖白露晞,老樵能记虎眠时。
石函深贮悬钟谶,翠壁新刊断织碑。
陇势三分松桧色,泉声千古蓼莪悲。
圭郎向日升堂友,留宿云庵撰诔辞。
石函深贮悬钟谶,翠壁新刊断织碑。
陇势三分松桧色,泉声千古蓼莪悲。
圭郎向日升堂友,留宿云庵撰诔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䰐鬖:形容草丛茂盛的样子。虎眠时:指老虎曾经休息的地方。
悬钟谶:悬挂的钟声预示着某种神秘的事物。
断织碑:可能是指纺织女工的纪念碑,暗示纺织女工的命运。
陇势:山势。
蓼莪悲:借用了《诗经》中的悲伤意象,表达哀愁之情。
圭郎:可能是人的名字,也可能是一种尊称。
诔辞:哀悼或赞美的文辞。
翻译
青草覆盖的土地上白露已干,老樵夫还记得老虎曾歇息的地方。石函深藏的钟声预言,翠绿的墙壁上新刻着有关纺织女工的碑文。
山势如三分天下,松柏翠绿,泉水声中仿佛充满千年的哀愁。
圭郎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来到堂前结交朋友,夜晚留宿在云庵撰写悼念的文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怀的山林墓地景象。首句"绿草䰐鬖白露晞",通过描绘绿草在清晨白露中微微摇曳,展现了墓地环境的清新与宁静。"老樵能记虎眠时"则暗示了墓地的历史悠久,连老樵夫都记得这里曾是老虎栖息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石函深贮悬钟谶,翠壁新刊断织碑",进一步揭示了墓地的特色,石函里可能藏着古老的预言或故事,而翠壁上刻着有关亡者的哀歌,显得庄重而神秘。
"陇势三分松桧色,泉声千古蓼莪悲",诗人借松桧和泉水声,渲染出一种永恒与哀思交织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蓼莪"一词源自《诗经》,常用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最后两句"圭郎向日升堂友,留宿云庵撰诔辞",描述了一位名叫圭郎的人物,他在阳光下拜访墓地,可能是为撰写悼念文辞而停留,增添了诗的哀思与敬意。
整体来看,赵汝回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将对刘荆山母亲墓地的景物描绘与深情缅怀融为一体,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故去者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