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元非画,百年留此身
出处:《赠叶肖岩》
宋 · 顾逢
笔底妙如神,传来面目真。
便教知本相,不必问何人。
一幅元非画,百年留此身。
山林樵穫者,只是旧衣巾。
便教知本相,不必问何人。
一幅元非画,百年留此身。
山林樵穫者,只是旧衣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笔底:指作者的创作技艺。妙:奇妙,高超。
神:形容技艺非凡。
面目:人物的外貌特征。
真:真实,生动。
知:了解,认识。
本相:事物的本质或本来面目。
不必:不需要。
何人:谁,作者。
一幅:一幅画。
元非:并非,不是。
百年:长时间,长久。
留:留存,保存。
山林樵穫者:山林中的砍柴人或农民。
旧衣巾:朴素的衣着,象征平凡生活。
翻译
他的笔下犹如神妙,描绘出的人物栩栩如生。只需一看,就能明白其本来面貌,无需询问作者是谁。
这幅画面并非真实的绘画,而是流传百年的精神象征。
无论是山林中的樵夫还是农夫,都能在这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赠予叶肖岩的作品,通过对叶肖岩书画技艺的高度赞扬,展现了其艺术造诣的非凡和作品的真实感。首句“笔底妙如神”直接赞美了叶肖岩的绘画技艺犹如神乎其技,而后“传来面目真”进一步强调其作品能真实传达人物的面貌特征。诗人认为,通过他的画作,观者可以直接了解人物的本质,无需询问创作者身份。接下来,“一幅元非画,百年留此身”表达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超越了物质形态,能够长久流传,如同人的百年身世般耐人寻味。最后两句“山林樵穫者,只是旧衣巾”,以平凡的山林樵夫形象比喻叶肖岩的朴素生活态度,暗示其艺术才华并未被世俗名利所累,而是寓于简单的生活和作品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叶肖岩的画艺和人品,体现了对艺术真谛和人格独立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人精神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