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残无复笑,莺怨欲成啼
出处:《雨中五首 其三》
宋 · 张耒
积雨暗春色,东风还惨悽。
梅残无复笑,莺怨欲成啼。
暇日无民讼,芳时有酒携。
不辞乘兴出,病足畏深泥。
梅残无复笑,莺怨欲成啼。
暇日无民讼,芳时有酒携。
不辞乘兴出,病足畏深泥。
注释
积雨:连绵的春雨。暗:昏暗。
东风:春风。
惨悽:凄凉。
梅残:梅花凋零。
无复笑:不再绽放笑容。
莺怨:黄莺哀怨。
欲成啼:仿佛即将啼叫。
暇日:闲暇的日子。
无民讼:没有百姓打官司。
芳时:美好的时节。
携:带着。
不辞:忍不住。
乘兴:趁着兴致。
病足:病弱的双脚。
畏:畏惧。
深泥:深深的泥泞。
翻译
连绵的春雨让景色变得昏暗,东风吹来更是凄凉。梅花凋零不再绽放笑容,黄莺哀怨仿佛即将啼叫。
闲暇的日子里没有百姓打官司,美好的时节带着美酒出行。
我忍不住趁着兴致出门,只是病弱的双脚畏惧深深的泥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积雨后的萧索景象,融合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与个人情感的寄托。开篇“积雨暗春色”、“东风还惨悽”,通过春天应有的生机勃勃与现实中的阴霾相比衬,表现出一种萧索和淡淡的忧伤。
接着,“梅残无复笑”、“莺怨欲成啼”,梅花在积雨中变得残缺,不再有往日的明媚可喜;而燕子则似乎带着埋怨之声,想要发出悲啼。这里梅和燕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
“暇日无民讼”、“芳时有酒携”,在闲适的日子里,没有百姓的纷争,只是带着美酒去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逃避和自我安慰。
最后,“不辞乘兴出”、“病足畏深泥”,诗人不辞而别,顺从内心的喜悦而行;然而,生病的脚步又让他害怕那湿滑的泥地。这两句流露出一种既想要逃离现实困扰,又不得不面对身体限制的矛盾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自然形象,展示了诗人在春日积雨中的孤独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