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相逢一醉白登乡,歧路苍茫恨夕阳全文

相逢一醉白登乡,歧路苍茫恨夕阳

出处:《塞上逢李武曾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相逢一醉白登乡,歧路苍茫恨夕阳
塞北离愁随地阔,江南归梦绕天长。
高堂望断阴山月,班马嘶残子夜霜。
明日黄云千里隔,故人那得共壶觞。

鉴赏

这首诗《塞上逢李武曾》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壮丽的边塞风光,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相逢一醉白登乡,歧路苍茫恨夕阳”,开篇即以“相逢”二字点出主题,紧接着“一醉”二字,既表达了相聚的欢愉,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再的感慨。白登乡,这里借指边塞之地,与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饮酒畅谈,更添几分豪情与悲凉。而“歧路苍茫恨夕阳”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道路的分岔象征着分别的不可避免,夕阳的余晖映照出离别的哀伤,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氛围。

颔联“塞北离愁随地阔,江南归梦绕天长”,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塞北的辽阔大地承载着离愁别绪,江南的归梦则在天际悠长,两地相思之情跨越时空,难以割舍。这种空间上的对比,不仅表现了地理距离的遥远,也反映了心灵深处的牵挂与思念。

颈联“高堂望断阴山月,班马嘶残子夜霜”,将情感推向极致。高堂代表的是家中亲人,月光下的阴山则象征着遥远的边塞,两者之间的距离仿佛被月光照亮的霜雪所阻隔。班马嘶鸣,子夜霜寒,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亲人等待自己归来的情景,以及自己对家人的深深思念。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尾联“明日黄云千里隔,故人那得共壶觞”,将离别的情绪推向最高潮。黄云代表着未来的不确定和距离的遥远,与友人相隔千里的未来,只能在梦中相聚,无法在现实中把酒言欢。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深邃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