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驱待明发,泱漭穷烟霏
而我方北首,度关及鸣鸡。
石路更幽阻,仆夫惨不怡。
徐驱待明发,泱漭穷烟霏。
貂裘者谁子?怪我逢掖衣。
为言霜露多,遑遑独安之。
我非不自爱,简书今有期。
忆昔州县间,折腰向小儿。
荏苒二十年,白首初登畿。
同袍如燕鸿,去住恒相违。
悠然慨平生,与世何参差。
暝投龙门驿,高馆临回溪。
青崖拱白月,水木含馀辉。
秋色故潇洒,我行殊未迟。
相从况魁彦,炯若珊瑚枝。
衰暮奚足云,一觞聊共持。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黄溍在元朝时期,于八月十五夜晚在龙门驿站等待校文时的内心感受和所见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凉风堕黄榆,万马皆南驰”以凉风、黄榆和南驰的万马起笔,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略带悲壮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接着,“而我方北首,度关及鸣鸡”两句,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方向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过往经历的回顾。
“石路更幽阻,仆夫惨不怡”描绘了通往驿站的艰难之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悦。然而,“徐驱待明发,泱漭穷烟霏”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耐心,期待着黎明的到来。
“貂裘者谁子,怪我逢掖衣”一句,诗人遇到了穿着貂裘的人,感到惊讶,引出了关于身份和服饰的对话。通过这一对话,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感慨。
“我非不自爱,简书今有期”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追求事业的决心,即使面临困难,也坚守承诺。“荏苒二十年,白首初登畿”回顾了诗人二十年的官场生涯,最终得以晋升至京城,但同时也感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同袍如燕鸿,去住恒相违”将同僚比作迁徙的燕鸿,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人来人往、聚散无常的现实。“悠然慨平生,与世何参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与世俗之间的距离感。
“暝投龙门驿,高馆临回溪”描述了诗人夜晚到达驿站的情景,高大的馆舍映照在回溪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青崖拱白月,水木含馀辉”进一步描绘了驿站周围的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秋色故潇洒,我行殊未迟”表达了诗人对秋季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当前行程的满足。“相从况魁彦,炯若珊瑚枝”赞美了同行者的才华出众,比喻他们如同璀璨的珊瑚枝,充满光彩。
最后,“衰暮奚足云,一觞聊共持”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仍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