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烟暗一城,孤月四边明
出处:《城上月夜》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浮烟暗一城,孤月四边明。
渔火动多影,湘流静有声。
风高寒望眼,漏永逼秋情。
危磴荒池外,清时草渐生。
渔火动多影,湘流静有声。
风高寒望眼,漏永逼秋情。
危磴荒池外,清时草渐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城头的宁静而寂寥的画面。"浮烟暗一城",烟雾弥漫,笼罩整个城市,显得暗淡而压抑;"孤月四边明",唯有那轮明亮的月亮高悬,照亮了四周的寂静。"渔火动多影",远处渔船上摇曳的灯火投下长长的影子,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湘流静有声",湘江流水虽无声,但诗人却能感受到其静静流淌的韵律。
"风高寒望眼",秋风凛冽,诗人抬头远望,眼中满是寒意;"漏永逼秋情",漏壶滴水声漫长,似乎在催促着时光流逝,加深了诗人对秋日的感触。最后,"危磴荒池外,清时草渐生",描绘了城外荒废之地,尽管环境荒凉,但在清冷的时节里,草木也开始悄然生长,透露出一丝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孤独、深沉的情感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敏感观察,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