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
出处:《送判官赴京》
唐 · 薛能
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
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
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阙下:宫门前。情偏已绝稀:特别稀少的情感。
天涯:远方。
身远:身处远方。
庭花:庭中的花。
从容落:静静地落下。
夜烛:夜晚的烛光。
笑语归:欢笑归来。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柏署:比喻正直公正的官署。
鄙人:谦称自己为凡夫俗子。
柴扉:简陋的家门。
青云:高官显位。
交亲话:亲友交谈。
白璧:纯洁无暇的心。
发挥:展现,分享。
翻译
宫门前的情意特别稀少,身处远方的我只能依靠你。庭中的花儿常常静静地落下,夜晚的烛光常伴欢笑归来。
君子的行为应当如同柏署般正直,我这凡夫俗子只希望能回到简陋的家门。
如果在青云之上遇到亲友交谈,我毫无保留地分享真挚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送判官赴京》,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深厚的情谊。开篇“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两句描绘出一种物是人非、故人重逢的哀愁与喜悦。"阙下"指城门之下,是古代文人送别常用之处;"情偏已绝稀"表明往昔的情谊已经日渐稀薄,朋友之间的联系不如从前;"天涯身远复相依"则是在强调尽管彼此相隔遥远,但心灵上却又紧密相连。
接着“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和氛围。"庭花每对从容落"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花朵纷纷扬扬,而"夜烛多同笑语归"则传达了一种温馨与欢乐,尽管是在夜色中,但依旧有着共同点燃的灯火和流淌的欢声笑语。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友人的赞许,同时也表现出自己渺小与不被重视的心态。"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之人,这里特指赴京的判官;"应柏署"是说他将要去往的地点,如同古代圣贤居住的柏阁;"鄙人何望即柴扉"则是诗人自谦,觉得自己不配拥有高远的期盼,只能在简陋的小屋中等待。
最后,“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两句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期待。"青云若遇交亲话"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像青云般偶然相遇,交流彼此的心声;"白璧无心待发挥"则是用宝石比喻自己的文采,不需要刻意雕琢,只需等待时机自然展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贵与不舍,以及对于自身处境的自谦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