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尘埋幸非深,鱼鸟亦已熟全文

尘埋幸非深,鱼鸟亦已熟

出处:《雨后登眺江亭作
清末民国初 · 夏孙桐
春郊逢雨霁,遐迩皆奇瞩。
乱水浅塘分,归云众山簇。
不惜障泥污,联骑踏新绿。
芦滩未隐鹭,麦陇初呼犊。
睛色野潭明,孤烟寺楼矗。
抬级恣远眸,净碧手堪掬。
不独山容润,万象如膏沐。
对枰忘人境,瞑照入帘速。
心仪金门隐,目笑成都卜。
尘埋幸非深,鱼鸟亦已熟
我当办閒身,来与清景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登临江亭所见的春日郊野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春郊逢雨霁”点明了时节与天气变化,雨后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遐迩皆奇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惊奇与赞叹,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充满了奇特的景色。接着,“乱水浅塘分,归云众山簇”描绘了水塘与群山在雨后的独特风貌,水面上的波纹与山峦的轮廓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不惜障泥污,联骑踏新绿”展现了诗人与同伴们不顾泥泞,兴致勃勃地骑马踏过新长出的草地,这一细节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

“芦滩未隐鹭,麦陇初呼犊”则通过芦苇滩上飞翔的白鹭和刚刚出生的小牛犊,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晴色野潭明,孤烟寺楼矗”描绘了晴朗天空下清澈的池塘与远处孤烟升起的寺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抬级恣远眸,净碧手堪掬”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尽情眺望远方,仿佛能伸手触及那清澈碧绿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不独山容润,万象如膏沐”强调了雨后的山川草木都显得格外滋润,整个世界仿佛都被雨水滋养得焕然一新。

“对枰忘人境,瞑照入帘速”描述了诗人沉浸在棋局中,忘记了外界的喧嚣,夕阳的余晖迅速透过窗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心仪金门隐,目笑成都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成都的憧憬,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尘埋幸非深,鱼鸟亦已熟”可能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感慨,虽然外界纷扰,但内心的世界依然纯净,鱼鸟相伴,自得其乐。

最后,“我当办闲身,来与清景逐”表达了诗人希望以悠闲的心态,追随这清新的景色,过上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春郊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