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青眼天涯春几许,白头乡思日三秋全文

青眼天涯春几许,白头乡思日三秋

明 · 赵完璧
玄子南游白鹭洲,谢安久客慰赓酬。
良宵有兴频烧烛,急景酣歌不下楼。
青眼天涯春几许,白头乡思日三秋
重嗟筋力江天阔,拟伴青藜返故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侄子赵怀慎南行至盐城,与远在异地的叔父赵完璧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充满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故乡的思念。

首联“玄子南游白鹭洲,谢安久客慰赓酬”,以玄子(即赵怀慎)南行至白鹭洲起笔,暗喻了赵怀慎的旅程,同时借用了谢安久客他乡的故事,表达了叔侄二人虽相隔千里,但心意相通的情感。这里的“谢安久客”典出《世说新语》,原指谢安在东晋时期多次出使江南,后常用来形容久居异乡之人。

颔联“良宵有兴频烧烛,急景酣歌不下楼”,描绘了叔侄二人相聚时的情景。夜晚的相聚,他们点燃蜡烛,畅饮欢歌,直到深夜也不愿离去。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们对相聚时光的珍视和对彼此的关怀。

颈联“青眼天涯春几许,白头乡思日三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赵完璧以青眼看待远方的侄子,表达了他对侄子的深情厚意。而“白头乡思日三秋”则表达了赵完璧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仿佛每过一天都如同过了三个秋天那么漫长。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尾联“重嗟筋力江天阔,拟伴青藜返故州”,表达了赵完璧对侄子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他感叹于自己年岁已高,体力不支,无法与侄子一同返回故乡,只能以青藜(一种古代的照明工具)为伴,独自踏上归途。这一句既表达了对侄子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叔侄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故乡的共同思念,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哀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