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出处:《送韦城李少府》
唐 · 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送客:送别友人。南昌尉:指友人即将赴任的官职,即南昌县的县尉。
离亭:古代建于城郊或路旁供人饯别之处。
西候春:在离亭的西边等候春天的到来,可能暗示送别时正值春季。
野花:野外生长的各种花朵。
看欲尽:几乎全部观赏完毕,形容花已开到盛极将谢的程度。
林鸟:树林中的鸟类。
听犹新:鸟鸣声听起来仍然新鲜、悦耳,暗示春天生机盎然。
别酒:离别时饮的酒,用于寄托惜别之情。
青门路:通往京城长安东南门(青门)的大道,此处泛指友人离去的道路。
归轩:友人返回的车马,代指友人的归程。
白马津:古地名,此处指友人归途中的一个重要渡口或关隘。
相知:彼此相互了解、情谊深厚的人。
无远近:无论距离的远近。
万里:形容极其遥远的距离。
尚为邻:仍然像邻居一样亲近,强调真正的友谊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
翻译
送别友人赴任南昌县尉,在离亭的西边等待春天的到来。野外的花朵几乎观赏殆尽,林间的鸟鸣声却依然清新悦耳。
在通往京城青门的大道上饮下离别的酒,友人的归程将经过白马津。
真正相知的朋友不分远近,即使相隔万里仍如同近邻一般亲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九龄的作品,名为《送韦城李少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深厚情谊。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开篇即以壮阔之笔勾勒出一幅送别图景,南昌尉即将离去,而诗人则留在此地,眺望着西边的春色。这里不仅描绘了景物,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恋。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野花即将凋谢,但林间的鸟鸣却依旧清新。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出时间流逝与生命更新交织的哲思,同时也隐含着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青门路上举杯相送,而朋友则策骑西行。这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景象,使读者感受到离别之情。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这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深厚的情谊超越空间距离,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也如同近在咫尺。这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哲理和深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长,情感真挚,是一篇送别之作中的佳作。张九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