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罗作舞衣,奉君欢莫穷
出处:《通判桃花厅》
宋 · 梅尧臣
种桃西庭下,有意延东风。
东风与雨至,染出枝上红。
花底有小鸟,其字曰桃虫。
既于桃得名,为桃言女工。
剪罗作舞衣,奉君欢莫穷。
举杯无愧者,避世武陵翁。
东风与雨至,染出枝上红。
花底有小鸟,其字曰桃虫。
既于桃得名,为桃言女工。
剪罗作舞衣,奉君欢莫穷。
举杯无愧者,避世武陵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庭:庭院西部。延:邀请。
东风:春风。
染:染色。
桃虫:小鸟的名字。
女工:女子的手工艺。
剪罗:裁剪罗纱。
欢莫穷:欢乐无穷。
武陵翁:隐居武陵的老人。
翻译
在西庭种下桃树,有意邀请东风来。东风带着雨水到来,给枝头染上红色。
花丛中有小鸟,它的名字叫桃虫。
既然以桃命名,便为桃树讲述女子的手艺。
裁剪罗纱做舞衣,只为君王带来无尽欢乐。
举杯无愧之人,是那位隐居武陵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通判桃花厅》,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描述了在西庭种植的桃树,诗人有意邀请春风来助其生长,春风果然带来雨水,使得桃花盛开,呈现出一片红色。诗人还细致描绘了花下的小鸟——桃虫,暗示着桃花与女性的关联,小鸟似乎在讲述关于桃树和女工的故事。
接下来,诗人想象女子用罗纱裁制舞衣,以此来取悦主人,表达出对欢乐无尽的追求。最后,诗人以“举杯无愧者”自比,表示自己如同避世的武陵翁,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坦然,享受着桃花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桃花、春风、小鸟和舞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超脱世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