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宋 · 陈文蔚
有客有客心地閒,楼外青林林外山。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
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当年影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
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
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当年影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
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客的身份,欣赏着楼外的青翠林木和远处连绵的山峦,风烟缭绕,景色变幻莫测,仿佛是画家精心构图的画卷。白鸟翱翔,渔歌晚唱,增添了江村的宁静与诗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希望能与友人共享这如画江山,一同领略楼阁之外的壮丽景色。
诗人进一步借松柏的形象,赞美其坚韧不屈,不愿与艳丽的桃李争春,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他渴望能与友人在百尺高楼之上,一同欣赏江水潺潺、山色空蒙的景象,享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诗人提及苏轼(坡仙)对郭熙画作的赞赏,自己也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了画中的意境,表达了对晚年归隐山林、探寻自然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水画面和寓言式的松柏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