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维摩不二门,略无遗嘱付儿孙
出处:《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其七》
宋 · 郑清之
懵懂维摩不二门,略无遗嘱付儿孙。
普贤若匪刚饶舌,此事如何更吐吞。
普贤若匪刚饶舌,此事如何更吐吞。
注释
懵懂:形容对事物不清楚或不明白。维摩:佛教人物,维摩诘居士。
不二门:佛教术语,指不执着于任何一边,达到中道的境界。
略无:完全没有。
遗嘱:临终前的吩咐或交代。
匪:非,不是。
刚饶舌:过分多话,这里形容普贤不会轻易多言。
此事:指维摩诘的遗愿之事。
更吐吞:不再隐瞒,直说。
翻译
懵懂的维摩诘并不执着于任何门派,他对后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给子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七)》中的一联。诗人以维摩诘的形象开篇,描述维摩诘智慧深沉,对于佛法的领悟已经达到了不二法门的境地,即对佛法有深刻独到的理解,无需多言。他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遗言给后人,暗示了佛法的精髓在于个人的体悟和实践,而非言语传授。
接着,诗人通过假设如果普贤菩萨不是那么沉默寡言,可能会有所表达,但这里强调的是维摩的沉默恰好体现了佛法的微妙之处,即真正的领悟是内在的,不需要过多的言辞来阐述或解释。"此事如何更吐吞"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观点,表明真正的佛法奥秘在于无声的领悟,而非口头上的滔滔不绝。
总的来说,这句诗赞扬了维摩和普贤的智慧内敛,强调了佛教修行中的默会心领,以及言传不如身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