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嗟哉尔有岁寒姿,受命於地独也正全文

嗟哉尔有岁寒姿,受命於地独也正

出处:《兵部听事前枯柏
元 · 赵孟頫
庭前枯柏生意尽,枝叶乾焦根本病。
黄风白日吹沙尘,鼓动哀音乱人听。
嗟哉尔有岁寒姿,受命於地独也正
雨露虽濡心自苦,凤鸟不来谁与盛。
岂无松槚在山阿,只有蓬蒿没人胫。
我生愧乏梁栋才,浪逐时贤缪从政。
清晨骑马到官舍,长日苦饥食还并。
簿书幸简不得休,坐对枯槎引孤兴。
人生何为贵适意,树木托根防失性。
几时归去卧云林,万壑松风韵笙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枯萎的柏树,身处荒凉之地,遭受着自然的摧残和人类的忽视。诗人以这棵树的命运,隐喻了自己在官场中的无奈与苦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岁寒姿”、“雨露虽濡心自苦”、“凤鸟不来谁与盛”等,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首句“庭前枯柏生意尽”,直接点明了主题,一棵枯萎的柏树矗立在庭院之中,生命已逝,生机全无。接着,“枝叶乾焦根本病”进一步描绘了枯柏的凄惨景象,枝叶干枯,根部病态,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衰败。

“黄风白日吹沙尘,鼓动哀音乱人听”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恶劣,渲染了枯柏所处的环境之艰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黄风、白日、沙尘、哀音,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嗟哉尔有岁寒姿,受命於地独也正”则表达了对枯柏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尽管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品格。这种精神,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雨露虽濡心自苦,凤鸟不来谁与盛”两句,通过对比雨露的滋润与内心的苦楚,以及凤鸟的缺失,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失落。雨露虽能暂时缓解枯柏的干渴,但内心的苦楚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慰藉,而凤鸟的缺失,则意味着没有谁能真正欣赏或理解枯柏的价值。

“岂无松槚在山阿,只有蓬蒿没人胫”两句,通过对比山中的松树与枯柏的遭遇,进一步强调了枯柏命运的悲惨。松树在山中生长,而枯柏却只能在庭院中枯萎,蓬蒿的茂盛与枯柏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枯柏的孤独与无助。

“我生愧乏梁栋才,浪逐时贤缪从政”则是诗人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与自责。他承认自己缺乏担当大任的能力,只是随波逐流,追求一时的权势与名利,却未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清晨骑马到官舍,长日苦饥食还并”描述了诗人每天忙碌于官场的生活状态,清晨出门,夜晚归来,长时间的饥饿与辛劳,体现了官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簿书幸简不得休,坐对枯槎引孤兴”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繁杂的文书工作,虽然感到一丝解脱,但内心仍然感到孤独与寂寞。枯槎(枯木)在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处境,引出了一种孤寂的情绪。

最后,“人生何为贵适意,树木托根防失性”两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树木之所以能够保持其本性,是因为它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长环境。同样,人也应该追求符合自己本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

“几时归去卧云林,万壑松风韵笙磬”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归自然,享受宁静与和谐,让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枯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脆弱性,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个人价值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