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生白室,谁助杀青书
出处:《用薛郎所寄示诗三韵 其一》
宋 · 晁公溯
子勿诮毛颖,渠言何使余。
遥知生白室,谁助杀青书。
巴墨漆相似,蜀笺霜不如。
殷勤遣分寄,吾汝与同车。
遥知生白室,谁助杀青书。
巴墨漆相似,蜀笺霜不如。
殷勤遣分寄,吾汝与同车。
注释
诮:责备,批评。毛颖:毛笔的别称,这里指代书写者。
白室:书房,这里指代写作的地方。
杀青书:古时书籍制作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指在竹简或木简上涂漆防蛀,这里指书写工作。
巴墨:指四川地区的墨。
蜀笺:蜀地生产的优质纸张。
霜不如:形容蜀笺的洁白程度超过霜。
殷勤:情意深厚,诚挚。
分寄:分出一部分寄给对方。
同车:比喻共同行动,这里指情感上的共鸣。
翻译
请你不要责怪毛颖,他的言论让我怎么做。我远知你在书房中诞生,谁能帮你完成刻写的工作。
巴地的墨和漆相近,蜀地的纸张却不如霜洁白。
我殷切地分出一部分给你,就像我们一同乘坐一辆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他以毛颖(毛笔的别称)为题,通过薛郎寄来的诗引发联想,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感慨。首句“子勿诮毛颖”劝诫不要嘲笑毛颖,暗示了对笔墨的尊重;“渠言何使余”则引出薛郎的话语,可能是指关于书法的话题。
接下来,“遥知生白室”暗指毛颖出自简陋的环境,但依然能写出珍贵的墨宝;“谁助杀青书”则借“杀青”(古代制作竹简的一种工艺,此处指书写)表达对优秀人才的赞赏。诗人比较了“巴墨漆相似”和“蜀笺霜不如”,认为虽然巴蜀之地的墨和纸各有特色,但都无法与毛颖的才华相提并论。
最后两句“殷勤遣分寄,吾汝与同车”表达了诗人对薛郎的感激之情,愿意与他一同分享对毛颖的欣赏,如同同车共载,寓意着艺术的交流与共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巧妙,既赞美了毛颖(笔)的才华,也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