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骨枯茎未必灵,行藏何苦访君平
宋 · 周紫芝
朽骨枯茎未必灵,行藏何苦访君平。
问津世路心先懒,买地江干计已成。
解向急流求勇退,便知幽事合关情。
裕陵将种今谁在,但恐君王问姓名。
问津世路心先懒,买地江干计已成。
解向急流求勇退,便知幽事合关情。
裕陵将种今谁在,但恐君王问姓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九江王兴道早岁休官作易安奚疑二室要余作诗(其二)》。诗中表达了一位早年辞官的王兴道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朽骨枯茎未必灵,行藏何苦访君平”,以“朽骨枯茎”比喻人生老去、事业衰败的状态,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同时,“访君平”借用了古代占卜者君平的故事,表达了对世事无常、难以预测的感慨。
颔联“问津世路心先懒,买地江干计已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世俗道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憧憬。他似乎已经厌倦了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开始计划在江边购买土地,过上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
颈联“解向急流求勇退,便知幽事合关情”,表明了诗人面对社会的复杂与压力时,选择勇敢地退一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里的“急流”象征着充满挑战与竞争的社会环境,而“勇退”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尾联“裕陵将种今谁在,但恐君王问姓名”,以裕陵将种为喻,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裕陵将种可能指的是古代贵族的后代,这里暗含了对家族荣耀与个人身份的反思。最后一句“但恐君王问姓名”,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权力与名望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身份与地位的不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历史传承以及权力名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