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飞奉台阁,相顾引龟緺
灵襟绝尘藻,丽藻纷春葩。
虽云服缰锁,高意笼青霞。
子昔久蒙润,逢辰亨乃嘉。
联飞奉台阁,相顾引龟緺。
鲍叔不予怯,楚臣宁汝瑕。
诏书频出沐,归辔屡回车。
时过蒋生径,或诣子云家。
柏将松并悦,人与室非遐。
自谓百年分,风期何所嗟。
君命良不淑,浮生兹有涯。
沈疴犯霜露,幽谶发龙蛇。
美志一朝尽,馀哀千古赊。
招魂知是否,生肘讵真耶。
涂斤失郢匠,膝席夭长沙。
青黄饰沟木,藩褥坠风花。
世事一以谬,何言定隆窊。
都门执讴绋,原路引哀笳。
夕云旌外惨,春日冢头斜。
自此掩瑶轸,其谁知伯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方士:指来自北方的有才之士。国之华:比喻国家的杰出人才。
翻译
高子是北方的才子,才华如同国家的瑰宝。他的心灵纯洁超脱尘俗,文采如春天的花朵般绚丽。
虽然身着束缚,但他的志向高远,如同笼罩着青霞。
你过去长久受到恩泽,遇到吉祥时运格外美好。
我们一同侍奉朝廷,相互间充满敬意,携手共进。
鲍叔不会因你的谦逊而轻视,楚臣也不会挑剔你的瑕疵。
频繁接到圣旨,归途中多次折返。
有时经过蒋生的小径,也会拜访你的居所。
松柏与你的住所同乐,人与屋舍和谐无间。
自认为一生缘分已定,风雅之事何必叹息。
君命虽好却未能善终,短暂人生有其极限。
疾病困扰,命运多舛,似龙蛇之预言成真。
美好的志向瞬间消逝,哀伤之情绵延千古。
招魂之事是否真实?生死之间难以确定。
失去郢匠的斧凿,长沙的膝席也显得凄凉。
沟木被青黄装饰,风花飘落在床褥。
世间事常有谬误,怎能论定高低贵贱。
都门外人们唱挽歌,原路上哀乐齐鸣。
傍晚的云彩映照在丧旗上,春日阳光斜照墓头。
从此掩埋琴瑟,谁能理解伯牙的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庠的作品,名为《哭公实学士》。从艺术构成上看,这是一首悼念先贤、表达哀痛之情的挽歌。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情来塑造一个高洁、坚韧不拔的理想人物形象。
诗中的“高子北方士,才为国之华”一句,便设定了这种崇高形象,将其描绘成国家栋梁之才。接下来的“灵襟绝尘藻,丽藻纷春葩”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人物的非凡品格和超逸风采。
诗中多处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如“虽云服缰锁,高意笼青霞”,通过对比,强调了人物即使身陷囹圄,其志向依旧高远。又如“鲍叔不予怯,楚臣宁汝瑕”一句,以历史人物作比,凸显出公实学士的卓尔不群。
在诗的后半部分,“时过蒋生径,或诣子云家”等句,则通过对自然界时光流转和人物往来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失去的哀伤与怀念。
最后,诗人在“自此掩瑶轸,其谁知伯牙”一句中,以古代音乐家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作结,表达了自己对于公实学士才华的赞美和对其不幸早逝的惋惜。整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哀思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