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与裁诗,含毫纸欲湿
出处:《秋雨用苏岐亭韵》
清 · 郑镜蓉
更漏响沈沈,铜壶滴金汁。
遣兴与裁诗,含毫纸欲湿。
似云石燕飞,哀祈幸一得。
潭底起乖龙,如奉律令急。
蛙鼓亦齐鸣,唼喋乱鹅鸭。
阵阵势倾盆,缕缕烟垂幕。
离披蜀葵黄,狼藉鸡冠赤。
净洗六街尘,水碧复沙白。
茅屋顿凉生,微香吹衣帻。
一雨一犁金,贫民免啜泣。
从此庆丰年,禾黍盈无缺。
原野景色新,能遣悲秋客。
且暂解焦劳,小榻呼觞集。
遣兴与裁诗,含毫纸欲湿。
似云石燕飞,哀祈幸一得。
潭底起乖龙,如奉律令急。
蛙鼓亦齐鸣,唼喋乱鹅鸭。
阵阵势倾盆,缕缕烟垂幕。
离披蜀葵黄,狼藉鸡冠赤。
净洗六街尘,水碧复沙白。
茅屋顿凉生,微香吹衣帻。
一雨一犁金,贫民免啜泣。
从此庆丰年,禾黍盈无缺。
原野景色新,能遣悲秋客。
且暂解焦劳,小榻呼觞集。
鉴赏
这首清代郑镜蓉的《秋雨用苏岐亭韵》描绘了秋雨降临后的情景。诗中以更漏声沉、铜壶滴水开篇,营造出夜晚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借雨兴诗,笔端欲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创作灵感在雨中涌现的过程。
接下来,诗人运用“石燕飞”和“乖龙起”等意象,寓言雨水如石燕般疾飞,又如乖龙受律令驱使,带来了一场猛烈的秋雨。蛙鼓齐鸣,鹅鸭戏水,雨势之大如同倾盆,烟雾弥漫,如同垂幕,色彩斑斓,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雨图。
雨后的景象清新宜人,蜀葵黄、鸡冠红与碧水白沙相映成趣,洗涤了城市的尘埃,给茅屋带来了凉意,微风还带来了淡淡的香气。这场雨对贫苦百姓来说是福音,预示着丰收的到来,人们可以免于饥寒,欢庆丰年。
最后,诗人借此表达对秋天悲凉情绪的暂时缓解,邀请朋友围坐小榻,共饮庆贺,享受雨后带来的宁静与喜悦。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饱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深感慨。